精選八年級作文合集7篇
精選八年級作文合集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作文 篇1
法律,這個聽著遙遠,卻離我們近在咫尺的字眼,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它就好比一扇神奇的窗,那么它神奇之處又是什么呢?
“警察叔叔”這個充滿神圣感的稱謂,便將我們這些小時充滿童稚的小孩兒,帶入了一個充滿美麗幻想的大肥皂泡泡當中,幻想著自己當上了警察,威風正義的樣子,所以這就演變成了一個游戲——“警察抓小偷”,我們這群孩子,自然爭得天翻地覆,原因只有一個,因為警察是正義的代表,英雄的化身,這就是法律的力量,它可以在游戲中教育教育人培養正義感,它不用老師的循循善誘去啟發,只用這短短幾分鐘的游戲,便奠定一個孩子做人的道理和基礎。法律可以在小小的游戲中體現出來,可見法律也并不那么深奧和遙遠的,只要用心體會,生活中便處處存在著法律。
從我們出生的那天起,法律就時時刻刻陪著我們,《未成年人保護法》《社會公民法》等等,這些法律法規時刻圍繞著我們,此時此刻,只能模仿宋丹丹在春晚上那一句話了:“為啥我與法律結下了不解之緣呢!”
社會中這么多的法律,使得許多人都說法律只是枯燥乏味的一種形式,只是做做秀而已,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首先,法律不只是枯燥乏味的,想想兒時媽媽在我們不乖時嚇我們的話:“你再不聽話,就叫警察把你抓走,給你送到監獄里,你就再也看不到爸爸媽媽了,到時看你乖不乖。”我們聽后被嚇得放聲大哭的窘態,現在想起來,是不是也情不自禁的笑出來呢?這么說,法律也做了一回我們的“私人保姆”呢?
另外,法律絕不是在作秀,法律是真正的為社會做出貢獻,一本書上寫到一篇文章,內容是記敘一片永不枯竭的山林,當記者采訪時才了解到,原來當時林業部門制定一條規定,每砍一根樹,便種一棵樹,并保證這棵樹長大成材,這樣,森林資源才會永久循環下去。讀了這篇文章,我真正感到法律的力量和法律的重要性,因為國家的政策,才使得資源循環流暢。可見,法律絕不是在作秀,法律是真真正正在為社會做出貢獻。
因為有了法律,我們才有舒適的學習環境,因為有了法律,我們才有和諧的幸福生活,也正是因為有了法律,我們才有正常運轉的世界,法律是生活的盾牌,法律是生活的風帆,法律讓我們前進的身影有了依靠,放下孤單,法律是大公無私的愛,是超越世俗的理。
法律是一扇神奇的窗。當你關閉它,它會為你抵擋風雪和冰霜。當你打開它,它會給你最芬芳的花香和最明媚的陽光。
八年級作文 篇2
朱自清盼望春天。
雪萊渴望春天。
我尋找春天。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池塘里。我看見鴨子在水中嬉戲,魚兒在水中自由地在水中自由的來往游動。春風經過時,吹過一道道水波。遇到春雨時,便形成一個個圓圈。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花壇里。我看見紅的花、黃的花、藍的花……像約好似的都爭先恐后的競相開放。它們都散發出一陣陣清香,蜜蜂和蝴蝶都成群結隊地來這里約會。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公園里。我看到柳枝在春風中飄蕩,鳥兒在樹上小憩,綠綠的草坪上小孩子在玩游戲、放風箏。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天空中。我看到候鳥們又成群結隊從南方飛了回來,還看到蝴蝶風箏、蝙蝠風箏、蜈蚣風箏……在天上飛著。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田野里。我看到農民們拿著鋤,翻著田地,撒下稻谷,撒下他們的汗水和希望。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書本里。我看到春天是“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歇”;春天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春天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春天是“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我們的眼睛里。
八年級作文 篇3
我九歲那年,八十高齡的奶奶得了急性膽囊炎。經搶救,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醫生說要至少臥床休息半年。
爸爸原來在云南開店做生意,這回見奶奶需要照顧,便與媽媽商量把店子遷回縣城,一邊做生意,一邊騰出時間照顧奶奶。媽媽開始很猶豫,因為當時云南的生意非常好,而家鄉縣城的生意趨于飽和,店子搬回去根本談不上掙錢,僅僅只能養家糊口。與爸爸相處十多年的媽媽當然知道爸爸脾性,爸爸是個大孝子,為了照顧奶奶什么都愿意做。所以,她最終還是同意了。
事實上,爸爸回家照顧奶奶后,生意全部交給了媽媽,自己成了全天候的“保姆”。有一次,奶奶聊天時不經意說起想吃老家小河里的石草魚,爸爸就記在心里了。一個星期天,爸爸出發了。直到傍晚,爸爸才拖著疲憊的身子,步履蹣跚地回來。那晚,爸爸煮的石草魚超好吃!我托奶奶的福,嘗了一口,真的很鮮美!一大碗的魚肉和魚湯,奶奶給吃了個精光。后來聽媽媽說,爸爸為捉到石草魚,費了好大的力氣,他的腳還不小心被河底的玻璃劃傷了。
爸爸照顧起奶奶來無微不至,奶奶的衣服,他洗;奶奶吃飯,他喂;奶奶頭發亂了,他梳;奶奶出去曬太陽,他背;奶奶洗澡,他搓。飯是否硬了,湯是否燙了,菜是否咸了,衣是否薄了……爸爸都關懷備至。最讓我感動的是,那次奶奶腹瀉,上廁所來不及,大便拉在了床上,褲子、床單全弄臟了。爸爸忙找來干凈衣服,打來熱水,小心地幫奶奶清理干凈。
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奶奶在爸爸悉心照料下,身體一天天好起來,還能獨立站起來走一小段了呢。
如今,奶奶已完全康復。她逢人便說,這是她前世修來的福份,有這么個孝順的兒子,照顧她比閨女還細心。從爸爸的身上,我讀懂了什么是孝的力量。盡管爸爸從來沒給我說什么是“孝”,但我知道我長大后該怎么做。
八年級作文 篇4
往事,像一首縹緲的歌,在時光中飄落。但在此中,又有幾件事不會忘卻。
往事是一曲節奏輕快的歌。還記得在小學時,一年生日,媽媽將帶到了班級里,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同學們歡呼雀躍,而我也是十分開心。
班主任在黑板上寫下生日快樂幾個大字,我心中充滿了激動。當蠟燭點燃,同學們為我唱起了生日歌,這是我聽過最美妙的歌聲。在燭光下,我許下新的一歲的愿望。搖曳著的燭光輕輕吹滅,但這份記憶,卻留在了我的心中。這次生日,與同學們一起度過,感到很快樂。這種感覺,與家人在一起又是不一樣的體驗。
隨著祝福的歌聲,這段往事,留存在心中。
往事是一首無憂無慮的歌。那些兒時與朋友們一起嬉笑、打鬧的日子,也是彌足珍貴的。在松樹下看會不會有松果,在花圃中尋找盛放的月季與玫瑰,在秋季尋桂花的淡香。
往事是一曲也有傷感的歌。在畢業之前,同學們似乎遺忘了這件事。而在老師給我們填寫同學錄時,我感到,我們,是真的要分開了呢。翻開一頁一頁的同學錄,每張紙上,都留著熟悉的名字。似乎字里行間,又充滿了不舍。
就像畢業時同學們合唱的那首歌一樣,揮揮手告別,歡樂和無奈。盡管有傷心,但留下的更多是快樂的回憶。
往事是一曲溫馨的歌。受傷時,有同學,老師以及家人的關心。同學會扶你一把,老師與家人會體貼的詢問你。在遇到挫折時,同學會送上鼓勵的話語,老師會投以微笑,家人會安慰你。
有時,甚至解出一道題目,同學和老師會夸獎你,家人會鼓勵你。
這些溫暖的瞬間,也都是珍貴的往事。
往事如歌,但這些記憶不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消失。也許我心,也許彼心,不會湮滅。
八年級作文 篇5
想要學會生活,就必然要學會放棄。
——題記
每個人都是父母眼中的天之驕子。小時候的我,也因為聰明能干,經常被老師、家長夸獎。在一片表揚聲中,我以為我是最優秀的,我不可能比別人差。于是,為了在各方面都超過別人,我讓父母給我報了許多課外班——圍棋、美術、小提琴……
每次上課,我總是盡力表現得最好。這又為我贏得了許多掌聲。我開始滿足于這種擁有許多才藝與贊揚的感覺。
那是一次圍棋段位考試。我與我在圍棋班的同學們一起進行考試。我原本以為以我的實力,必然能夠輕松獲勝的。可誰知,我竟然在最后一場關鍵性的對弈中,以兩子之差,敗給了一位平時極不起眼的同學。老師數完子后,輕輕地對我說:“他只專心地學了圍棋。而你的心不專,也不靜啊。“我沒有理會老師、同學,強忍著淚水,轉身回家。
我將自己鎖在房間里,終于哭了出來。母親有我的'房門鑰匙,卻并沒有打開門。她只是站在門口說道:“寶貝,媽媽知道你很累,只是不愿說出來。你所選擇的不是什么‘興趣愛好’,而是束縛你的生活的枷鎖啊。無論你怎樣,爸爸媽媽都會為你驕傲的,我們只希望你能活得快樂就好。”
第二天,我打開房門,對父母說,我不想再學下去了。父母欣然同意。
現在的我,已經不再擁有那么多光環,而只是一個普通的女生了。
我努力的學習著,自信但不再自負。我可以在閑時泡一杯香茗、讀一本經典,而不是逼著自己學些不喜歡的東西。當然,當別人獲得成績時,我也終于能夠發自內心的給予掌聲與祝賀了。我也經常與那位勝過我的舊日同學聯系:他的圍棋段位越來越高,而我也有許多生活心得與他分享。我發現,與以前那種擁有許多但卻沉重的日子相比,這一種放棄了多余光環的生活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放棄,并不意味著失去什么。放棄是一種深思熟慮后的選擇,是一種簡單生活的智慧。唯有學會放棄,才能學會生活,才能收獲更多。
八年級作文 篇6
夢想是我們對自己的期許,夢想是我們對未來的承諾。——題記
中國夢需要偉大的文學塑造民族靈魂,于是我們收獲莫言;中國夢需要激勵一代人的偶像力量,于是我們收獲林丹、劉洋;中國夢需要每個人的堅持努力;于是我們收獲千千萬萬為美麗中國付出的人。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如是說。
20xx年,夢想的火焰又一次被燃起。闡釋了中國夢,觸動了我們的夢。
這個偉大夢想,凝聚著無數仁人志士的艱難奮斗。有開眼看世界,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錯把“天朝夢”當中國夢而夢碎甲午;有開議院,立學會的維新運動,錯把“立憲夢”當中國夢而夢碎戊戌;有那推翻清政府,結束君主制的“民主共和夢;有那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的“實業救國”夢。無產階級登上風云變幻的歷史舞臺,五四吶喊肇始于中國夢,南湖游船肇始于中國夢,天安門上的宣告肇始于中國夢,改革開放的號角肇始于中國夢!幾代中國人見證了中國的漸漸強大,見證了中國夢的漸漸可能!
這個偉大的夢想,蘊藏著中華兒女對未來的無限期盼。中國夢有大有小,每個人都有理想追求。每個人的夢都是中國夢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夢想考上好的大學,有自己喜歡的職業,父母安享晚年。“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我更夢想一個偉大的中國。中國夢,夢中國。我夢想:在中國,自由平等,民主法制,政府清廉;在中國,無論職業如何,人人盡職盡責;在中國,人才選拔公平公正,教育體系質量卓越;在中國,病有所依,社會保障健全;在中國,食品安全,孩子健康成長。我希望中國像《禮記》中的“大同”社會: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養,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這個偉大的夢想,包含著中國走向繁榮的強大自信。站在新年的起點上,我們比任何時候更接近這夢想——是因為“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這樣的時代強音;是因為“每個人的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這樣的民生承諾;是因為今天的我們已處于能夠兌現夢想的時代,從新中國的站起來,到改革開放的富起來,再到新世紀的強起來,我們的夢想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女航天員劉洋說:“夢想有多遠,探索的足跡就有多遠。”中學生是國家民族的希望,為了實現中國夢,為了夢想的中國成為現實,我們準備好了!我會認真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我們會成長成國家的棟梁,將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我們將成為中國夢的兌現者,讓中國夢這個詞更有質感。
“不是杰出者才做夢,而是善做夢者才杰出。”夢想是對自己的期許,夢想是對未來的承諾。我別無所長,惟有對期許的追求;我別無所倚,惟有對承諾的執著。
八年級作文 篇7
游子之魂,深系故里;斷腸人尚思鄉。每一位離開故鄉的人,心中最想念的便是故鄉,最溫暖的是故鄉的點點滴滴。我已離開故鄉數年,但童年在故鄉的日子無法忘懷,心中最想念的就是故鄉獨有的聲音。
兒時居住的小石屋座落在一個小山坡上,每當夕陽西下,把山坡渲染成一幅水墨畫,總能看到遠處的小山坡上也飄著縷縷炊煙,在風中散去。居住在如此賞心悅目的地方,自然是令人心曠神怡,只是當時我年紀小,不懂欣賞這樣如詩如畫的景致,只知道這四周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玩伴,尤其是屋旁的池塘。初春時節,天氣還夾著寒意。小山坡的一切尚在夢境中。彎曲的小山路裸落著土黃的泥土,有零星的一點兒綠意。屋前的老樹垂著腦袋,似乎沒了生機。池塘周圍也沒了一絲聲響,連常來光顧的麻雀都沒見到一只。池塘的水也縮減了一半,一動不動,像一塊碧綠的大理石,卻沒半點兒動靜。春末夏至,一場大雨之后,這兒又是別樣的景致。嫩綠的草猶如雨后春筍,忽地都從地底下鉆了出來,給裸露的土地披上了一件綠衣。門前的老樹逐漸恢復了生機,點點新芽爭先恐后地跳上了枝頭,煥然一新。池塘也熱鬧了,水活了,“丁冬”地流動著,原本的小規模也漲到了一米多深,飛鳥掠過,激起一圈圈水紋。草的茂盛了起來,山花艷麗,爭奇斗艷,自然是各路豪杰聚集之地,也是我的最愛。
我常跑到池塘邊玩耍,最哦多的是在岸邊玩水。池塘的水很清,能看到池底的五色鵝卵石,我的腳拍擊著水面,激起陣陣的水花,這便驚動了這池塘內的小精靈。起先只是某個角落的一聲“呱”,然后便有三三兩兩的“呱”聲從四周傳來,互相響應著。每當這時,我就會停止戲水,隨著蛙聲也哼起一些我自創的旋律。等到媽媽聽到我的聲音,聞聲而來,那蛙聲便會成為一曲三百六十度的交響曲,縈繞著整個池塘。當然,還有一個主唱的我。這別致的交響曲像是大自然的杰作,純樸自然,能讓人心都靜下來,返璞歸真。那時我不懂這些,只是很高興地聽著。看著眼前一個個從我面前游過的、挑過的小精靈,好奇而又興奮,蹲下去用手和他們打招呼。那家伙也不客氣,一下跳到我的手心里,用它的大眼睛打量我。我興奮地指著它綠色的皮膚,大聲對媽媽喊道:“媽媽,看啊看啊,小青蛙!”那小精靈似乎打量完了,小腿一蹬,“撲通”一聲,加入了這首交響曲中。媽媽抱起我,坐在池塘邊的大石頭上,講起了一個又一個小動物的故事,那蛙聲也不停止,似乎也議論著媽媽的故事。那時候,我只覺得這聲音很好聽,像媽媽講的故事一樣好聽。那聲音,那曲子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記憶中,我的童年里。
不知不覺,夏天又到了,我始終無法忘記我的故鄉,無法忘記印滿我快樂的池塘。遠離故鄉,最想念的就是那蛙聲,那首無與倫比的自然之曲,那美好的童年。我仿佛還能看到,還能聽到,左在池塘邊,沉浸在池塘樂曲中的母子倆。
夏天了,童年的十里故野,一曲美樂,深深牽動著一位游子的思念,牽動他最想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