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記敘文
教學記敘文
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特別是記敘文,記敘文的六要素是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jīng)過)、原因、結(jié)果等。寫這類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記敘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記敘文1
摘要:寫作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習寫作不僅有助于鍛煉學生表達能力,還能使學生在表達上更加規(guī)范,記敘文寫作是寫作教學中的重點,學習寫作記敘文,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逐漸掌握適應(yīng)實際需要的識字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由此可見,語文教師需重視對記敘文寫作的教學,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并促使其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建立完整的寫作思維體系,做到不僅能全面、深刻地閱讀記敘文,還能通過記敘文寫作抒發(fā)情感。本文就如何對初中生進行記敘文寫作教學提出相關(guān)策略,希望能為有關(guān)教師提供一定參考。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策略
初中是學生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迅速提高的時期,在此階段,學生能對社會產(chǎn)生更加全面的認知,是從幼稚逐漸走向成熟的關(guān)鍵時期。在語文教學中,通過對學生記敘文寫作的訓練,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能夠使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從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啟發(fā),從而建立起健康的心靈和完整的人格,成長為全面發(fā)展的學生。但是,就目前的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看,一些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不足、熱情不高,同時由于缺乏積累,常常會出現(xiàn)寫作文時無話可說的情況,這些情況都不利于初中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需以學生為主導,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在寫作上的積極性,進而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chǔ)。
一、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存在的問題
1.學生不夠重視,缺乏興趣。大部分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上感到困難,歸根結(jié)底在于其對寫作沒有興趣,因此在面對作文任務(wù)時有抵觸情緒。同時,有的學生認為作文寫作只需湊滿字數(shù)即可,對寫作不夠重視,時常出現(xiàn)雖然能完成作文但質(zhì)量不高的情況。除此之外,當前學生的學業(yè)負擔較重,業(yè)余活動時間少,缺乏觀察生活的時間,因此,在面對記敘文寫作的時候,容易產(chǎn)生畏懼心理。例如,教師在布置了關(guān)于假期生活的記敘文寫作任務(wù)后,許多學生在素材選擇上就開始犯難,目前多數(shù)中學生的假期被各類補習、培訓占用,真正能夠自由活動的時間極少,即使有少數(shù)學生擁有自己的假期,也被大量電子產(chǎn)品、游戲充斥,沒有豐富的經(jīng)歷,無法描繪出獨特的假期生活,當學生遇到寫作困難時,對寫作的興趣便逐漸降低,導致在寫作中出現(xiàn)更多問題。2.學生積累不夠,語言匱乏。寫作是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積累多少的方式,只有擁有豐富的積累和經(jīng)歷,才能在寫作時有話可說,避免出現(xiàn)語言匱乏的狀況。但是,當前中學生的文學積累不夠,除了學業(yè)負擔較重,課余時間太少之外,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也是重要原因。當前有大量現(xiàn)代化方式供學生娛樂放松,熱愛閱讀的學生已經(jīng)越來越少,同時,由于市場中圖書質(zhì)量參差不齊,學生難以甄別書籍的好壞優(yōu)劣,因此容易被質(zhì)量不佳的圖書誤導。另外,教師在教授寫作時通常會教給學生幾種寫作框架和技巧,這樣學生容易產(chǎn)生依賴心理,形成思維定式,從而局限視野,難以在寫作上有所創(chuàng)新,久而久之便會使學生忽視對生活的觀察,在寫作中常常無話可說。3.作文題材失真,聯(lián)系生活較少。真實是寫作的靈魂,只有描繪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情,才能流露出真情實感,使文章更具力量。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但是,目前許多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過少,導致在寫作中出現(xiàn)邏輯混亂、文不對題的情況,同時,由于生活經(jīng)歷不足,學生在寫作中也會產(chǎn)生胡編亂造的現(xiàn)象,缺乏自身的見解及看法,導致寫作題材失真。有的學生即使能夠?qū)⒆陨淼慕?jīng)歷描寫出來,但由于聯(lián)系生活較少,因此使得作文過于單一,沒有獨特性和創(chuàng)新性。另外,由于學生在平時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積累的詞語和句子較少,因此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感到尤為困難。
二、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策略
1.巧妙設(shè)置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興趣。初中生脫離了小學生的幼稚,逐漸樹立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對生活中的人和事都能產(chǎn)生獨到的見解,倘若教師能夠加以正確引導,便能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體會生活,對其未來的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在記敘文寫作教學中,需要從學生的整體特征及具體情況入手,巧妙設(shè)置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對記敘文寫作的興趣,同時使學生學會更好地利用素材。例如,教師在講解關(guān)于父愛寫作的課程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為學生展示一些體現(xiàn)父愛的圖片、視頻等,著重體現(xiàn)父親的愛都是隱藏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之中的,這樣能夠帶給學生更多啟發(fā),從而使學生回憶起自己的父親是怎樣表達父愛的,或者在今后的生活中,學生可以做到更細致地觀察,從細微之處感受父親的關(guān)愛。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設(shè)置與寫作題材十分貼切的情節(jié),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寫作的重點。同時,當課堂不再是以知識灌輸為主時,學生能夠從學習中感受到更多樂趣,從而提高寫作興趣,變被動為主動,真正實現(xiàn)寓教于樂。2.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增加積累。如果說作文是一座房子的話,那么學生的積累就是組成這座房子的磚塊。倘若學生擁有豐富的積累,在寫作過程中便能做到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同時能將作文這座房子蓋得高大結(jié)實。由此可見,學生保持積累的習慣十分重要。積累的來源有很多,對于初中生來說,閱讀是其中較為簡單并十分有效的一種方式。目前,許多學生沒有閱讀習慣,有的學校也沒有設(shè)置專門的閱讀課,這些情況都不利于學生通過閱讀增加積累。首先,教師需向?qū)W生強調(diào)閱讀的重要性,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意識;其次,教師需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除了在自己的興趣范圍內(nèi)選擇自己喜愛的書籍之外,也應(yīng)當嘗試涉獵其他領(lǐng)域,以增加自己的積累,同時擴大自身的知識面;最后,教師需通過一些活動鞏固學生的積累,例如舉辦讀書交流會、在班級內(nèi)辦圖書角等,讓學生相互交流讀書心得,并互相推薦、分享好的書籍,使更多的人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3.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記敘文歸根結(jié)底是對生活的記錄,因此,在記敘文的寫作中,聯(lián)系生活必不可少。但是,當前的學生對生活的觀察仍然較少,除了沒有足夠的業(yè)余時間之外,學生自身的興趣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在課余時間放松的方式已經(jīng)逐漸電子化,導致對現(xiàn)實生活的忽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多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得到更多啟迪、感悟。教師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帶領(lǐng)學生走進社會生活中,體會不同角色的生活情況,同時,可鼓勵學生養(yǎng)成記日記的好習慣,將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并寫出從中獲得的感悟,久而久之,學生便能逐漸提升在生活中的觀察能力,甚至能對一件事從不同角度發(fā)表不同看法,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中將記敘內(nèi)容描繪得更完整,使自己的作品更能吸引讀者。
三、結(jié)語
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重視記敘文寫作的教學,采取科學策略,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并能夠在寫作中收獲知識,感受記敘文寫作的樂趣,用寫作記錄生活、豐富生活,并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梁云堂,常剛.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體系構(gòu)建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xx,12:23-25.
?。?]鄭小玲.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J].求知導刊,20xx,14:19-20.
[3]李文明.以情趣為教學策略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率[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xx,22:69-70.
?。?]李奎文.初中語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為目標的教學策略分析[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xx,21:85.
教學記敘文2
教學目標 :
1 、通過訓練,讓學生進一步學會 寫人記事 的記敘文的寫法;
2 、啟發(fā)引導學生在 寫人記事 中,用心去體會所寫人和事中所蘊含 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交代清楚記敘的要素。
教學難點 :詳略得當,突出中心思想。
教 具 :膠片。
課時安排 :本次作文訓練分兩個課時,其中輔導、堂上寫作各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創(chuàng)設(shè)作文情境 ,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 內(nèi)驅(qū)力 。可嘗試用下列的方法去激發(fā)。
▲讓學生自主地回憶最近所遇到的值得一說的人或事,以激發(fā)學生的情趣。
二、學生結(jié)合第一單元所學的四篇課文,談?wù)動洈⑽牡牧卦诰唧w的文章中的體現(xiàn)和運用 。
教師在學生充分自由地發(fā)表意見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下列一些規(guī)律性的知識和方法:
▲事情是由人在一定的時間、地點做出來的,事情本身有它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因此,記事應(yīng)把六個要素交代清楚;
▲交代要素要根據(jù)情況靈活掌握,一般說來,記敘真實的重要的事情,六個要素都要交代清楚。不需要作者交代,讀者就明白的,可以省略;
▲在記敘的幾個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構(gòu)成記敘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部分要著重寫,寫具體,寫充實,以突出中凡思想。
▲記敘的要素,要詳略得當,突出中心。(含蓋前三點)
三、學生先朗讀課文第 33-35 頁中的例文 《我們的國土到處都是一樣》,然后簡述事情的起因、結(jié)果和發(fā)展過程,以進一步讓學生弄清和學會要素在文章中的體現(xiàn)和運用。
然后教師明確:
事情的起因 -- 閑聊《可愛的浙江》征文比賽
事情的發(fā)展 -- 各人談及自己的 所愛
事情的結(jié)果 -- 我們的國土到處都是一樣
四、教師出示 5 個作文題,以便讓學生有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 膠片 )
1 .我的小伙伴。
2 .童年的一件趣事。
3 .上中學后遇到的一件事。
4 .根據(jù)下邊提出的情況,寫一篇文章,記敘這件事。
體育課前,王勇同學沒做準備活動就 跳山羊 ,結(jié)果把腳給崴了。
5 .逛集市或花市。
作文要求:
?、賹⒘鶄€要素交代清楚,且做到詳略得當。
?、谥行耐怀?。
?、圩謹?shù)不少于 500 字。
④書寫工整。
附 1 :說課精要:
本次作文訓練的重點就是 交代清楚記敘要素 。由于學生從開始接觸寫作以來就是 寫話 ,也往往就是 小小記敘文 ,但也許正是由于這樣,又會疏忽或輕視,因此教師不僅僅只保留在讓學生知道 什么是記敘的要求 ,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生回顧分析課文,嘗試分析范例的方法讓學生學會 交代清楚記敘要素 這一要求在寫作實踐中的運用,在其中,同時也弄清并非硬是要面面俱到,而是要詳略得當,有重點,這樣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一句話,在閱讀嘗試中去體會,在寫作實踐中去運用,讀寫結(jié)合。
板書設(shè)計 :
寫人記事要交代清楚記敘素
人物
時間
地點 詳略得當,突出中心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經(jīng)過 主要內(nèi)容
事情的結(jié)果
教學記敘文3
教學目標:
?、侔盐沼洈⑽牡牧兀私馕恼碌幕緝?nèi)容。
②掌握全文結(jié)構(gòu),熟練劃分段落層次,歸納層意、段意。
?、郯盐瘴恼轮攸c,研究記敘文的體裁(以記事為主的,以寫人為主的,以寫景為主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分析選材目的和組材效果,領(lǐng)悟、總結(jié)文章中心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賹唧w詞語、關(guān)鍵句子意思和作用的理解。
②段落的劃分,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辨析敘述所用方法的效果,體會選材目的。
③能領(lǐng)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并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苣苡煤啙嵉恼Z言,精練地概括出文章的內(nèi)容;能對寫作方法的提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復習記敘文的一般知識
一、記敘的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是記敘的六要素。
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是使記敘內(nèi)容明確而必須的,但有時這三個要素中某個是顯而易見的,就不必贅筆了。
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展示了所記敘事件的完整過程,要清楚完整地寫出。
二、記敘的人稱
記敘的人稱有三種情況:
1、是第一人稱的我、我們,用這種人稱更能體現(xiàn)內(nèi)心感受,反映真實感。
2、是第二人的你、你們,多用于書信體。
3、是第三人稱則能反映更廣泛的視角,更客觀。
三、記敘的順序
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
順敘是按時間發(fā)展的順序進行記敘。
倒敘是先敘述事件的結(jié)果,再回過頭來敘述起因經(jīng)過。
插敘是在敘述的過程中,插入發(fā)生以前的內(nèi)容,或與所寫事件有關(guān)的其它內(nèi)容。
四、記敘的詳略
閱讀記敘文,應(yīng)該做到以下幾點:
1.分析記敘的要求、人稱和順序:要素的交代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作者一一列出,這是直接交代。另一種是間接交代記敘的要素或通過人物的語言來點明,或通過描寫人物的動作來交代,或通過自然景物的特征來表明。六要素的交代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不影響表達效果,也可以不做交待。
2.分析對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寫人為主的文章,往往通過對人物的具體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因此,分析人物要從分析人物描寫入手,從而理解人物,領(lǐng)會文章的內(nèi)涵。
3.理解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環(huán)境描寫指對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的描寫。環(huán)境描寫是為塑造人物服務(wù)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指對日月星云、山水草木等自然現(xiàn)象的描寫。自然環(huán)境描寫能渲染人物的心情,烘托人物的形象,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起到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社會環(huán)境描寫指對人物活動的社會背景的描寫。
4.體會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生動、形象是記敘文語言的特點。揣摩記敘文的語言不能脫離其語言環(huán)境,可以從詞語的選擇、句式的選擇、句序的選擇、表達方式的選擇、修辭方法的選擇等方面去分析、體味。
5.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來說,記敘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敘述,但常常輔之以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
6.理解文章的詳略與表達中心的關(guān)系:記敘文都很講究詳寫和略寫的配合,文章寫起來有繁有簡,無論詳略繁簡,都是為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wù)的。一般說來,詳寫的往往是最能表現(xiàn)中心意思的材料,略寫的往往是同表現(xiàn)中心有些關(guān)系的次要材料。
7.能歸納文章的中心意思:
文章的中心意思體現(xiàn)著作者的寫作目的。記敘文的中心意思是蘊含在所記敘的人、事之中的,所以準確歸納記敘文中心意思的關(guān)鍵是正確理解文意的內(nèi)容。對于側(cè)重記人的記敘文,要具體分析人物的言行,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側(cè)重記事的記敘文,要從分析情節(jié)入手,把握事情的意義,從而歸納出文章的中心意思。有的記敘文寫幾個人物或幾件事情,這就要在分析每個人物、每件事情的基礎(chǔ)上,把握人、事間的關(guān)系,綜合概括出中心意思。
歸納中心意思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僮プ∥闹兄苯痈嬖V讀者中心意思的語句。
?、谧プ∥恼麻_頭、結(jié)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點題句、關(guān)鍵句,用適當?shù)脑~語連貫起來。
?、圻€可以通過結(jié)構(gòu)分析來歸納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總結(jié)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態(tài)度等。
另外,在記敘文閱讀中應(yīng)注意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如何正確理解文中的重要詞語:所謂文中重要詞語,是在文章主題、結(jié)構(gòu)上起重要作用的詞語。理解這些詞語對于讀懂全文作用極大。理解這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一是弄清這些詞語本身有哪些含義,二是結(jié)合它們所處的上下文語境進行揣摩,三是這種揣摩出來的含義是否吻合全文的主題和思路。
2.如何概括段意:
①有中心句的摘出本段的中心句即可,如果是半中心句則需要加以補充完善。
②到本段開頭找,看看有沒有提示本段內(nèi)容的句子可以利用。
?、鄣奖径文┪舱遥纯从袥]有總結(jié)本段內(nèi)容的句子可以利用。
?、艿缴弦欢蔚哪┪舱?,看有沒有過渡領(lǐng)起下一段內(nèi)容的句子可以利用。
⑤到下一段的開頭去找,看有沒有承接上一段內(nèi)容的句子可以利用。
⑥劃分該段的層次,概括出各層的意思,如果各層次是并列關(guān)系,將各層層意合起來就是段意;如果各層之間是偏正關(guān)系,比如因果、轉(zhuǎn)折、遞進等,就要以“正”的部分為重點概括段意。這里實際上是運用復句知識概括段意,即將每一個層次看做一個分句,將全段看做一個復句。
3.如何歸納全文主題:
?、倏撮_頭。很多文章都是開篇點題,因此分析開篇,有助于把握主題。
②看末尾。許多文章篇末點題,注意分析文章結(jié)束部分,也可以迅速捕捉到主題。
?、鄯治鑫闹凶h論抒情的部分。記敘文中記敘、描寫部分是“畫龍”,而議論、抒情部分則往往是“點睛”。抓住“睛”有助于抓住主題。
?、茏ヮ}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目能傳神,文章的題目總能或顯或隱地傳達出文章的主題,所以要注意分析題目。
?、莘治鰧懽鞅尘昂蛯懽髂康?。你只要分析出該文是在何種背景下、為什么而寫的,主題也就呼之欲出了。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例題解析
【典型例題】
例1.(甲)烏云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直“壓”下來,而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天空,去迎接那雷聲。
雷聲轟響。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窗?,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晨霧和碎末。
?。ㄒ遥俸=K于憤怒了。它咆哮著,猛烈地沖向岸邊襲擊過來,沖進了巖石的縫隙里,又撥拉著巖石的壁壘。
?、谝繇懺絹碓酱罅恕?zhàn)鼓聲,金鑼聲,吶喊聲,叫號聲,啼哭聲,馬蹄聲,車輪聲,機翼聲,摻雜在一起,像千軍萬馬混戰(zhàn)了起來。
③“彥,這里會塌了!”妻戰(zhàn)栗起來叫著說,“我怕!”
④“怕什么。這是偉大的樂章!海的美就在這里?!蔽艺f。
?、萃顺钡臅r候,我扶著她走過窗邊,指著海說:“一來一去,來的時候多么兇猛,去的時候又多么平靜啊!一樣的美?!?/p>
1.這兩段文字都寫了對大海的贊美,具體地看,(甲)文贊美的對象是__________,(乙)文贊美的對象是____________。
解析:(甲)文中寫了烏云、雷聲、狂風和波浪,表現(xiàn)波浪與烏云、狂風等惡勢力進行的斗爭,贊美的是波浪的英勇無畏的精神;(乙)文主要寫海潮的聲音,從“我”與妻子的對話中可以得知,作者贊美的是海潮。
答案:波浪海潮
2.(甲)用象征手法描寫了兩種力量的抗爭,其中,象征反動勢力的有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很容易,只要了解文中各種事物的象征意義,答案就十分清楚。
答案:烏云、雷聲和狂風象征了反動勢力。
3.(乙)前三節(jié)文字用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的方法表現(xiàn)大海的美。其中第________節(jié)就是間接描寫。
解析:本題要求了解間接描寫,首先要清楚這段文字寫的內(nèi)容是海潮漲潮達到高峰時發(fā)出的各種音響,表現(xiàn)海潮的壯美。其中,海潮聲音都采用了直接描寫,只有“妻子”戰(zhàn)栗地叫著“這里會塌了”、“我怕”。通過妻子的話,襯托出大海漲潮時的偉大力量。
答案:③
4.(甲)里有7個加“”詞語,其中最能表現(xiàn)反動勢力猖狂的三個動詞是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題主要是認真讀題干,看清要求。題目要求找出三個表現(xiàn)反動勢力猖狂的動詞。先從文中7個加“”的詞中找出動詞,有4個:壓、抱、甩、摔,再從這4個動詞中選擇3個最能表現(xiàn)反動勢力猖狂的動詞。其中,“抱”表示把“海浪”抱起來,不足以表現(xiàn)猖狂,把它去掉,剩下的“壓、甩、摔”符合題意。
答案:壓、甩、摔。
5.(乙)文中“我”說“海的美就在這里”,這里的“美”指的是()。
A.漲潮時驚心動魄的美。
B.退潮時溫柔平靜的美。
C.既有退潮時溫柔平靜的美,也有漲潮時驚心動魄的美。
D.漲潮時海浪的聲音組合成的音樂美。
解析:理解句子的意思要聯(lián)系上下文,弄清“我”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前文描寫海潮的各種音響,然后寫妻子的恐懼,“我”是在妻子說“我怕”之后才說出“海的美就在這里”這句話的,顯然,指的是雄壯的美。
答案:A
例2.(甲)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fā)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xiāng)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nóng)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ㄒ遥┰七€沒鋪滿天,地上已經(jīng)很黑,極亮極熱的晴午忽然變成了黑夜似的。風帶著雨星,像在地上尋找什么似的,東一頭西一頭地亂撞。北邊遠處一個紅閃,像把黑云掀開一塊,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風小了,可是利颼有勁,使人顫抖。一陣這樣的風過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連柳樹都驚疑不定地等著點兒什么。又一個閃,正在頭上,白亮亮的雨點緊跟著落下來,極硬的,砸起許多塵土,土里微帶著雨氣。幾個大雨點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兩下。雨點停了,黑云鋪滿了天。又一陣風,比以前的更厲害,柳枝橫著飛,塵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風,土,雨,混在一處,聯(lián)成一片,橫著豎著都灰茫茫冷颼颼,一切的東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樹,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亂,全響,全迷糊。風過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條條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陣,地上射起無數(shù)的箭頭,房屋上落下萬千條瀑布。幾分鐘,天地已經(jīng)分不開,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處流,成了灰暗昏黃的,有時又白亮亮的,一個水世界。
1.下面對加粗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段中“別惱”一詞表達人們對長時間下雨的厭惡之情和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B.甲段中“樹葉兒卻綠得發(fā)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從側(cè)面烘托春雨閃亮的特點,和“像花針”相照應(yīng)。
C.乙段中“亂撞”一詞形容風和雨點的急驟、猛烈,神韻畢現(xiàn)。
D.乙段中“砸”字既突出大雨點的氣勢和威力,又照應(yīng)下文祥子的“哆嗦”,寫得準確、精彩。
解析:甲段描繪的是春雨圖,B項中寫樹葉、小草的綠,以及把春雨比成“花針”,都是間接地寫春雨閃亮的特點,此項正確。乙段描寫暴風雨到來的過程,C項“亂撞”是寫狂風中雨點的情態(tài)的,突出了風的猛烈,雨點的急驟,此項也正確。D項“砸”運用得十分準確,突出了雨點的大,很有威力,使得祥子哆嗦,此項正確。只有A項不正確,俗話說:“春雨貴如油?!薄皠e惱”是作者提示讀者下文要寫春雨的特點,這個詞并不是寫人們對春雨的感情,選項分析不正確。
答案:A
2.甲段間接描寫風的句子是______
解析:風是無形的,因此,寫風主要通過間接描寫,即通過寫其他事物的情況表現(xiàn)風。甲段是寫雨的,字面上沒有寫風的語句,這就需要從描寫雨的語句中尋找與風有關(guān)的句子。甲段開始用“密密地斜織著”描寫春雨細密、綿長的特點,為什么雨會“斜織”著?顯然是因為有風,風吹著細密的雨道,才會出現(xiàn)“斜織”的情態(tài)。
答案:密密地斜織著
3.甲段從視覺角度寫雨,運用一些表色彩的詞語,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給人一種清新溫和的感覺;乙段中運用比喻描繪夏雨猛烈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道題的第一問很容易回答,只需從甲段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詞就可以了,如:青、綠、黃。第二問是要求寫出用比喻描繪雨猛烈的詞語,解答時,先要從文中找出描寫雨猛烈的比喻句,再從比喻句中找出詞語,實際上就是比喻句的喻體。寫雨猛烈的比喻句是“地上射起無數(shù)的箭頭,房屋上落下萬千條瀑布”,喻體就是“箭頭”、“瀑布”。
答案:青綠黃箭頭瀑布
4.“北邊遠處一個紅閃,像把黑云掀開一塊”一句中加點詞“掀”是否能換成“撕”,為什么?
答案:“北邊遠處一個紅閃,像把黑云掀開一塊”,這句話是寫閃電的威力,“掀”是揭起的意思,掀起之后,露出的是一塊或一片,“撕”是將整塊東西分成兩部分,撕開之后,露出的是一條縫。兩個詞比較,“撕”略顯閃電的威力小,只有用“掀”才能充分顯示出閃電的氣魄和威力。
5.這兩段文字都是景物描寫,但作用不同,請簡答其作用各是什么?
解析:這道題考查景物描寫的作用,理解景物描寫的作用,應(yīng)結(jié)合文體來理解。甲段是寫景抒情的散文,文中的景物描寫為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乙段是小說,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景物描寫與刻畫人物有直接的關(guān)系。
答案:甲段的景物描寫是為了表達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乙段的景物描寫是為了襯托祥子在暴風雨中拉車的痛苦。
教學反思:
教學記敘文4
一次試卷評講課上,評析這樣一道題:
3點鐘時,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夾角是( )度,再過1小時,時針和分針成( )角。
在畫出鐘面圖作了評講之后,華老師問學生:“如果不是問再過1小時,而是說再過1分鐘,那么時針和分針成什么角?”學生茫然,三四秒鐘之后,有幾個學生答:還是鈍角。華老師覺得正中下懷,說:“對!哪怕是再過1秒鐘,時針和分針的夾角就會大于90度,所以是鈍角!”學生紛紛點頭,佩服老師的高明,華老師也有幾分自鳴得意。
下課了,兩位同學找到華老師:“華老師,您課上講錯了。”華老師莫名其妙:“怎么會呢?華老師哪兒錯了?”“我們算過了……”學生的語氣中有些不容置疑。
華老師凝神靜聽?!胺轴槺葧r針走得快,所以再過1分鐘,時針和分針的夾角是銳角,不是鈍角。”學生的語氣十分肯定。
“哎呀,確實是我錯了?!比A老師恍然大悟。事后,華老師“狠狠地”把他倆夸獎了一番,并當即表示:第二天當眾承認自己的錯誤;表揚他倆善于獨立思考的精神;贈兩張名片給他倆,上書:“敬贈我的一題之師!”
教學記敘文5
總有老師對我說,你上課時你的學生真是自覺,我微微一笑,沒什么只是大家都有事做罷了。九年制義務(wù)教育,學生雖然都有機會到學校接受正規(guī)的教育,可畢竟還有升學的壓力,于是幾個學期之后,一個班級的學生的成績會參差不齊,有的會脫穎而出,有的卻成了學習上的“困難戶”,雖然付出艱辛仍然屈居中下。我們十個手指伸出來都有長短,可好心的老師恨鐵不成鋼,總希望每個學生都能考個優(yōu)秀,都能考上重點高中,于是題目做了一次又一次,重點背得滾瓜爛熟了還要默寫。殊不知有的學生你就是再讓他念三年初中,他們也完不成任務(wù)。于是老師慢慢地對達不到目標的學生失去了信心,甚至有放棄的念頭,認為自己講授得如此透徹的內(nèi)容還不能掌握,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可老師們往往看不到連語句表達都不完整的學生安排事情卻有條不紊,能把教室打掃得一塵不染,能自告奮勇地替老師泡好茶,能對剛批評過他的老師十分熱情,真誠地道一聲“老師好!”
我的一位學生蔣勇告訴我,小學一年級時,他的成績還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到了三年級,成績退步了,又沒人幫忙,一直混到小學畢業(yè)。同學簡直把他當成白癡,他自己也自得其樂,白癡就白癡吧,這樣不必花心思到學習上。上課時老師對他也沒什么要求,可以坐在那兒遐想不受驚擾,或者做做小動作不會挨批評,反正老師不管他了,老師眼中只有那些好學生,所謂的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老師講授的內(nèi)容自己根本不想聽,他的眼中沒有我,我為什么心中要有他,要聽他講課的內(nèi)容?
從蔣勇陸陸續(xù)續(xù)傳達給我的信息,我的心里沉重極了。老師啊,一個孩子跟你朝夕相處,你怎么可以如此漠然又坦然地讓他孤獨無助呢?以致他自己也認為是學習上的白癡,是無可救藥的。我清晰記得,那天要求學生準備兩首詩的默寫,他早早地舉手,問:“老師,如果不會,罰抄多少次可以完事?!痹谖业乃季S里,還不曾想過“罰抄”兩個字,我頭也不抬回了一句:“十次?!甭靥痤^,微笑著說:“不過十次之后,詩還是要默寫的?!碑斎晃业难酝庵夂茱@然,罰抄是完成不了老師的任務(wù)的。同學附和著說:那不如早早把它背下來,那多省事。沒想到蔣勇卻冒出一句:“那不一樣,抄詩是不必動腦的,像我這樣的腦袋,怎么記得住呢?老師,你說吧,抄多少次我算完成?!?/p>
我走到他身邊,俯身問:“這些詩你剛才讀了幾次,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會?”“反正我不讀也知道這是完不成的任務(wù),像我這么笨的腦袋怎么記得???”
我依舊不依不饒,不過給了他一個臺階:那這樣吧,今天你先默一首,另外的老師給你一個晚上的期限,明早繼續(xù),可以吧!他終于妥協(xié)了,似乎下了很大決心:好,我默了這一首。它不會太難,其實有幾句我已記住了。很快地,學生們完成了任務(wù)。而蔣勇花的時間算是中等。
慢慢地,學生也熟識我的脾性:絕對不會放棄一個學生。于是課堂上,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回答極其踴躍,雖然有些時候他們像脫了韁的野馬,完全不著邊際。但我知道,只要他們有這種表達的愿望,逐漸的他們的語言會走向豐富,他們的思維會走向嚴密,他們的學習習慣會慢慢養(yǎng)成。
教學記敘文6
【授課時間】
【復習內(nèi)容】整體感知文章。
【考綱要求】現(xiàn)代文閱讀的考查應(yīng)著眼于對閱讀材料的整體感知、情感體驗、感受領(lǐng)悟以及創(chuàng)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從“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nèi)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學生閱讀的水平。
【復習目標】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準確概括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要點和文章的中心,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考點導學】
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可以是閱讀材料的文化背景,寫作意圖,題目含義,中心思想,也可以是文章層次,人物形象以及寫作技巧的歸納。具體地說,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粗知文章基本內(nèi)容;了解文章大致思路;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主要考點:
1、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nèi)容或段意;
2、補寫故事情節(jié);
3、分析題目含義;
4、歸納文章中心。
解題方法:
一、文章內(nèi)容概括或段意概括
1、抓“二主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情節(jié),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具體方法:誰?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的?結(jié)果如何?
2、抓住段落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段的開頭、或段的結(jié)尾,也有在段的中間。一般說,段首中心句就是首括句、啟下句;段尾的中心句,就是總括句。
3、采用摘要法,即把文章或段中有主次之分的幾層意思歸納出來,選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
4、采用聯(lián)合法,即文章或段中的幾層意思是并列的,那就把幾個意思歸納合并出一個主要意思。
二、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補寫故事情節(jié)
首先,看清題目要求和題目的提示,其次,在原有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chǔ)上進行合理想象,第三,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加以表述,形成自己的答案。
三、歸納中心思想 (根據(jù)文章的不同情況。)
1、一類是直接告訴讀者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要抓住文中表明中心思想的話語,用適當?shù)脑~語連貫起來。這類文章中心思想的歸
納,主要有以下方法。
?。?)摘錄法:即直接摘錄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運用摘錄法要注意分析文章的標題、分析文中的點題句、關(guān)鍵句。一篇文章的點題句、關(guān)鍵句,往往揭示了中心意思。點題句,有的開篇點題;關(guān)鍵句,記敘文中議論、抒情句常有畫龍點睛之功效,有的是交待寫作意圖或時代背景等,對于準確歸納中心思想有重要作用。
?。?)提煉法:即提煉文章的基本要素和關(guān)鍵詞句。
2、另一類是沒有直接寫明中心思想的,需要讀者分析概括。方法是:先把全文各段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達的立場、觀點、感情等。
教學記敘文7
一、關(guān)于“記敘文閱讀”的要求
閱讀幾種常見的記敘文,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劃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分析關(guān)鍵性詞句,指出文章的主要寫作方法,理解記敘性語言具體生動、形象鮮明的特點。
二、“記敘文閱讀”復習要點
1、具備初步的知識遷移能力,能較熟練地利用課內(nèi)學到的知識分析課外語段或短
(1)弄清記敘的六個要素
?。?)明確記敘的順序和人稱
?。?)記敘文的基本結(jié)構(gòu)(材料的主次與詳略,過渡與照應(yīng),線索、層次)
?。?)記敘文中的表達方式
?。?)能結(jié)合語境理解和辨析一些關(guān)鍵字詞,重點語句的含義及其作用
?。?)掌握散文、小說的特征
2、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某些相似之處的段落或文章進行比較
三、“記敘文閱讀”教學內(nèi)容及課時安排
1、記敘文的有關(guān)知識4教時
2、記敘文閱讀學法指導1教時
一、記敘文的有關(guān)知識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1、記敘文的特點
2、記敘的要素和人稱
教學知識點:
?。ㄒ唬┯洈⑽牡奶攸c
1、概念: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nèi)容的文章。
2、分類:
A、按樣式分:通訊、回憶錄、游記、新聞、參觀訪問記、民間故事。
B、記敘內(nèi)容分:寫人、敘事、寫景、狀物。
(二)記敘的要素和人稱
1、記敘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
A、時間:一般用時間詞表示;也有的間接表示事件的發(fā)生時間。
B、地點:單一地點,事件在一處發(fā)生;還有的事件隨情節(jié)發(fā)展而轉(zhuǎn)換。
C、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
主要人物往往體現(xiàn)文章的中心思想,次要人物幫助形成完整
的情節(jié),并對主要人物起襯托作用。
D、起因:指引發(fā)事件的原因,一般在開頭,也有在后頭(倒敘)
E、經(jīng)過:指事件發(fā)展的過程,復雜事件的經(jīng)過往往包含若干階段,可先概括再綜合。
F、結(jié)果:指事件的結(jié)尾,一般也用記敘描寫的表達方式,它是事件的一部分。如以抒情議論結(jié)尾的不能當作結(jié)果。
2、記敘的人稱:
A、第一人稱:以“我”、“我們”的身份敘述?!拔摇笔瞧渲械囊粋€人物,文章記敘的人和事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想,容易使讀者產(chǎn)生真實而親切的感覺。文中如有心理活動描寫必定是“我”的,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動只能是“我”猜測的,不可直接描寫他人的心理活動。
B、第二人稱:出現(xiàn)在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敘述中,出于直接抒情的需要。但記敘文通篇一般不采用第二人稱。
C、第三人稱:指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把人物的經(jīng)歷和事件的
經(jīng)過告訴讀者。文中每人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稱謂,沒有“我”這個代詞。其好處在于人物事件的展開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比較廣闊的活動范圍,便于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現(xiàn)文章主題,文中每個人物的心理活動都可描寫。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記敘的順序
教學知識點:
記敘的順序指記敘文材料安排方式,一般可分為順敘、倒敘、插敘。
順敘:記敘的材料按時間推移、地點轉(zhuǎn)移和事件發(fā)展的先后順序來敘述的方法。用順敘寫的文章、層次、段落和事件發(fā)展的過程基本一致,可從時間推移、程序推進、空間轉(zhuǎn)換等標志著手,理清思路。
2、倒敘:先把事件的結(jié)果寫出,或先把后發(fā)生的事(或是某個突出的片斷或結(jié)局)敘述,然后再按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記敘,最后落到結(jié)果,
使首尾呼應(yīng)。其注意點:
?、匍_頭一般先寫結(jié)果,或是由眼前的事物引起回憶;
?、陂_始追述時,文章一般要用一兩句話表明以下要追述以往的事;
③追述部分仍按時間順序?qū)憽?/p>
3、插敘:在順敘過程中插入與中心思想有關(guān)的事件。
分析插敘要把握兩點:一是轉(zhuǎn)入插敘的過渡句。二是由插敘轉(zhuǎn)到順敘的過渡句,它們銜接要自然、完美。閱讀時要注意插敘前后的過渡性文字。插敘的作用是對主要情節(jié)或人物描寫起補充、襯托的作用。
教學記敘文8
教學目標:
1、復習記敘文的相關(guān)知識
2、掌握寫記敘文的一般方法
3、重點掌握記敘文中人物描寫的寫作技巧
4、寫作練習
教學重點:記敘文中人物描寫的寫作技巧
教學方法:師生共同探討,歸納總結(jié)。
教學過程:
一、導入(師生交流)
二、復習記敘文的知識
1.記敘文的概念: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nèi)容的文章。記敘文的6要素 :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
2.記敘文的人稱:一般采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個別時候使用第二人稱。
3.記敘文的線索:一般有以下幾種——人線、物線、情線、時間線、地點轉(zhuǎn)換線。
4.記敘文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四種
5.記敘文的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
6.記敘文的語言的特點:準確,生動
7.記敘文的表現(xiàn)手法:白描、襯托、渲染、對比、伏筆、鋪墊等。三、記敘文中的人物描寫方法
例文賞析
1.分組討論文章值得借鑒的地方
2.師生小結(jié):
寫人應(yīng)注意:
①抓住人物特點,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里等描寫,寫出人物個性。
⑵善用比喻
?、蹅?cè)面襯托
?、芎侠淼卣覝示€索,圍繞線索選材
⑤進行景物描寫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
四.寫作練習
1.片斷寫作:用今天學到的方法,選取本班的一位同學或老師,寫出他的個性特征。300字左右。
2.大作文: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親愛的同學,在你的生活中,誰對你影響最大?這個人怎樣影響了你?怎樣牽動著你的情思?你一定有很多的話要說,請你在方格中留下最真最美的文字。
請以“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五、課后反思:
教學記敘文9
中考語文記敘文閱讀理解專題輔導
一、關(guān)于記敘文:
記敘文是指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等類的文章,在表達方式上以記述為主,但往往也間有描寫、抒情和議論,并沒有截然的劃分。它是一種形式靈活、寫法多樣的文體。古代的記、傳、序、表、志等,現(xiàn)代的消息、通訊、簡報、特寫、傳記、回憶錄等,都屬于記敘文的范疇。
二、知識點歸納:
?。ㄒ唬┯洈⑽闹R點歸納:
1、記敘的四種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
?。?)順敘:按照事情發(fā)展的本來順序進行敘述,依次從開端、發(fā)展寫到高潮、結(jié)局,文章的層次、段落和事情發(fā)展的過程基本一致,這就是順敘。順敘是最常見的敘述方式。
(2)倒敘:把人物、事件的結(jié)局,或人物經(jīng)歷、事件過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來寫,就是倒敘。倒敘有造成懸念、引起讀者興趣、啟發(fā)人們思考的藝術(shù)效果。
?。?)插敘:在敘述進行中暫停一下,插入另外一段事,然后再把原敘述繼續(xù)下去,這就是插敘。插敘有追憶往事、補足有關(guān)情況的作用。
?。?)補敘:在敘述結(jié)束后,又對前面的有關(guān)情節(jié)進行內(nèi)容上的補充,這就是補敘。
2、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
?。?)敘述:把人物的經(jīng)歷、行為或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表述出來,就是敘述。
(2)描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的形態(tài)、動作、或景物的狀態(tài)、特征等,具體細致地描繪出來,就是描寫。小說中運用描寫比較多,一般記敘文則只是在敘述中穿插一些描寫。這些描寫,按對象來劃分、大體可歸為人物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兩類。
(3)抒情:
直接抒情: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在文章中直接公開地表白自己的喜怒愛憎感情,就是直接抒情。這種抒情方式在詩歌和抒情散文中運用較多,一般記敘文不宜多用。否則令人產(chǎn)生做作、乏味之感。
間接抒情:將感情滲透在寫景、敘事、說理之中,邊敘述邊抒情,邊描寫邊抒情,邊議論邊抒情,就是間接抒情。這是記敘文的主要抒情方式。采用這種方式抒情,可熔情、景、事、理于一爐,使文章更顯得豐富多彩、富有情味。
?。?)議論:議論是論說文的主要表達方式,在記敘文中,它只是一種穿插在敘述和描寫中的輔助手段,一般表現(xiàn)為對文中敘述的事物畫龍點睛式地發(fā)表議論,即夾敘夾議。
3、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
4、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神態(tài)描寫。從描寫的疏密來看又可分為概括介紹和細節(jié)描寫。從描寫的角度看還可分為正面描寫(直接描寫)、側(cè)面描寫(間接描寫)等。
5、常用寫作手法:象征、對比、(鋪墊)、照應(yīng)(呼應(yīng))、直接(間接)描寫、揚抑。
關(guān)于象征手法:
以茅盾的《白楊禮贊》、周敦頤的《愛蓮說》為例,作者不是單純地贊美白楊、蓮花,而是借這些物來贊頌?zāi)承┟赖禄蚓邆溥@些美德的人。這種寫作手法,通常稱為“象征手法”?!跋笳魇址ā痹谠姼?、散文中是常見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來贊頌美好的事物,體現(xiàn)作者對理想的追求,有時也可用來諷刺丑惡的事物,抨擊不合理的現(xiàn)象,它既可以通篇運用,作者并不點明,由讀者自己去體會象征的含義,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節(jié)片段,由作者直接點明象征的含義。恰當?shù)剡\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抽象的精神品質(zhì),化為具體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可以把不便于明說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來,賦予文章以深意,從而給讀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ǘ┬≌f的要素:
小說是一種散文體的敘事文學樣式。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是小說的三個基本要素。
?。?)人物:(主要人物的確定要看該人物能否表現(xiàn)小說的主題思想)
?。?)情節(jié):(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
(3)環(huán)境描寫: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
自然環(huán)境描寫--(主要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jié)、氣候以及景物等。比如春夏秋冬,風雨云雪,以及山川,平原、草地、小河、公園等。)作用是為了表現(xiàn)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等。
社會環(huán)境描寫(主要是指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小說中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如社會背景、歷史背景、時代背景等。)作用是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
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與其它文體中的環(huán)境描寫的區(qū)別在于,它是為塑造人物服務(wù)的,是人物個性形成乃至于人物存在的理由和依據(jù);而其他文體中的環(huán)境描寫一般沒有這樣的功效,至少這樣的作用不是主要的。例如寫景散文中有很多環(huán)境描寫,并且以自然景物的描寫為主,但它不一定以塑造人物為旨歸,而往往是借助于景物描寫直接抒發(fā)對這景物的感情,或者對這景物的象征物的感情。即所謂的“借景抒情”。
三、近年中考語段
《我的叔叔于勒》——95年:這封信------女婿起疑心。
《故鄉(xiāng)》——96年:(1)環(huán)境描寫一段(2)我問他景況——吸煙
93年:非常難——揀擇
98年:這來的便是閏土——說不出話來。
《變色龍》——97年:擰起眉頭——臉上洋溢著含笑的溫情。
《孔乙己》——98年:分茴香豆情節(jié);排出九文大錢-----充滿了快活的空氣??滓壹汉攘税胪?/p>
酒-----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99年: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叫孔乙己,他臉上------走去
了。
三、記敘文考點:
縱觀中考所考記敘文,都具有以下特點:思想內(nèi)容健康,有較強的道德導引性;語言優(yōu)美,情感真摯;記敘文的文體特點突出,規(guī)范典型。
其考察角度有以下幾點:
?。?、考查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和理解。
這種考題主要是考查考生是否讀懂了文章的內(nèi)涵,是否對文章記敘的中心了然于心。其文題的設(shè)置常與文章的標題結(jié)合在一起。如20xx年重慶市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的第一題為:本文所說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具體指什么事?概括全文內(nèi)容回答。又如20xx年武漢市題《一樁奇特的訴訟案》的第一題為:這樁訴訟案原因“奇特”在哪里?第二題為:用精練而明確的語言概括本文主旨。以上所舉三題均為最為常見的考查對文章整體感知和理解的命題形式。這種問題的本質(zhì)其實是要探尋文章記敘的事件的核心。
?。ń處煈?yīng)對學生做如下指導:對于這樣的問題最好不要急于作出回答。雖然這種問題常在前兩題中出現(xiàn)。但在做題時不妨先從其他題目入手,而把這種問題放在最后。在讀透文章的基礎(chǔ)上理清文章的脈絡(luò),找出文章的線索,弄懂文章題目的表面含義和內(nèi)在含義,然后進行語言組織,完成答案。)
?。?、考查對文章重點詞句的理解。
這種考題主要是考查考生對文章個別詞句的理解能力。一般情況下,這些考查的詞句在文中都有其特定的含義,考生在解釋時要注意靈活運用,要符合文章的語言環(huán)境。典型考題如20xx年新疆烏魯木齊市題《星期一早晨的奇跡》的第一題為:請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解釋文中兩個加點詞的意義。20xx年重慶市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的第三題為:爸爸“讀懂了女兒通過手掌傳遞給他的語言”,女兒“語言”的具體含義是?20xx年江蘇省鹽城市題《牽著母親過馬路》中第一題為:第(1)段中寫“年近花甲的母親喜不自禁”,第(7)段中寫“母親的眼中閃過驚喜”。母親為什么喜不自禁?母親為什么眼里閃過驚喜?這幾道題或針對詞語或針對句子設(shè)計題目,要求考生進行正確理解。這些詞和句
子一般來說都是理解文章內(nèi)涵的關(guān)鍵部分。
?。ń處煂W生的指導:做這類題目要把握一個準則: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文。也就是說解釋詞語和句子都必須回到文章中去,在詞語和句子所在的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理解。決不可望文生義,隨意揣測。做題步驟是(1)看清題干要求,鎖定詞句。(2)回到文中,還原詞句位置。(3)劃定語言環(huán)境,前后勾連,綜合信息。(4)組織語言,完成答案。)
3、考查對文章描寫手法的掌握。
對于記敘文而言,描寫手法的運用是其最為重要的寫作特點。一般來說,凡考記敘文閱讀,描寫手法大多是必考內(nèi)容。所以考生必須將動作、語言、心理、神態(tài)、環(huán)境描寫的特征熟記于心。對這幾種描寫手法的作用也要牢牢記住。典型考題如20xx年陜西省題《最美的眼神》中第四題是:在塑造雒老師形象時,本文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20xx年我市試題《擔子》第四題為:文章開頭部分..
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20xx年河南省題《選擇》第一題為:第(6)段中劃線句子屬于——描寫,表現(xiàn)了父親——————的心理。這幾道題考查的都是最常用的描寫方法,對這樣的題目,考生要爭取獲取滿分。
?。ń處煂W生的指導:做這類題目,只需把握一點。那就是準確區(qū)分各種描寫手法,特別要注意心理描寫與語言描寫的區(qū)別。此外各種描寫的作用要記牢,并且要注意結(jié)合文章具體內(nèi)容來回答其作用。)
?。?、考查對文章修辭運用的理解與作用。
修辭運用在記敘文中必不可少,修辭運用得好,可以使文章更生動,更形象,使文章更富有表現(xiàn)力。修辭有兩種,一是詞語的鑄煉,二是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這兩項內(nèi)容都是中考記敘文閱讀的重要考查內(nèi)容。如20xx年海南省題《母親的純凈水》的第三題為:在“如果她把它看作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真的遮住了心靈的光芒”這句話中,有人說可以將“丑陋”改為“丑惡”。你認為可不可以?請說明理由。20xx年河南省題《今晚入夢》第一題為:第(2)段中作者把————比喻為“祥和的云光”,這個比喻形象的表現(xiàn)了————。20xx年山西省題《捅馬蜂窩》的第七題為:文中加“─——”的句子用了比喻,結(jié)合文章理解其運用的妙處。從以上幾體可以看出,中考語文記敘文閱讀對修辭的考查難度并不大,修辭手法多集中在比喻等最常見的形式上。
?。ń處煂W生的指導:辨析詞語的修辭效果要注意分析詞語的意義、色彩、輕重、詞性等,既要分析其不同之處,又要分析其相同之處,更要分析出為什么要用這個詞。至于分析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首先要掌握修辭手法的常規(guī)作用,比如比喻的表達作用一般是可以使文章表達更生動、形象,排比的表達作用主要是可以增強語言的表達力度,加強語言的氣勢。其次要具體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具體說明怎樣更形象了,怎樣有氣勢了。)
?。怠⒖疾閷ξ恼滤悸返陌盐?。
檢驗考生是否對文章的內(nèi)容掌握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考生將敘述的過程寫出來,也就是理出文章的脈絡(luò)。中考中此類考題比較常見,如20xx年山西省考題《捅馬蜂窩》的第二題為:圍繞捅馬蜂窩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我”捅馬蜂窩————后院又有了馬蜂窩。20xx年山東威海市題《智慧的美麗》的第二題為:讀完全文,請你用恰當?shù)脑~語說明“我”的情感(心理)變化。()——()——()----(流淚)。20xx年北京市題《月是故鄉(xiāng)明》的第一題為:作者在第4、5段中追憶了那些童年趣事?請按先后順序填寫,()——(捉知了)——()——()——()。
?。ń處煂W生的指導:做此類題從兩點入手,一是讀透文章內(nèi)容,弄清所敘事件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二是充分利用題目所給的提示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進行前后推理。在上面幾例中,需要學生填寫的只是整個思路的一部分,學生應(yīng)根據(jù)已知信息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進行推斷。)
?。?、考查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與創(chuàng)新的能力。
近年的中考題中,為適應(yīng)新課標的要求,在閱讀題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開放性試題。這些題目或引導考生對文章進行深入思考,或啟發(fā)考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寫作??梢哉f,這種考題現(xiàn)在已成為各地命題的首選形式。在2003年的考題中,這種開放性的試題屢見不鮮。如2003年上海市題《成全一棵樹》的第4題為:第17段寫道:“他百感交集?!比绻闶且粋€戲劇或電影的編劇,請你為他設(shè)計一段獨白。2003年江蘇鹽城市題《牽著母親過馬路》的第6題為:這篇文章寫得
很感人,(1)你認為最使自己感動的內(nèi)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或教育?(能恰當引用古詩文、語言優(yōu)美者可另加1-2分)。200年陜西省題《最美的眼神》的第5題為:讀完這篇文章后,你最想對老師說些什么?請寫出你想說的話來。
?。ń處煂W生的指導:開放性試題要用開放的眼光來對待。首先,做這類題不可循規(guī)蹈矩,只要不逾越提干的要求,盡可以暢所欲言。其次這類題目想象性較強,考生要根據(jù)要求大膽想象,如上面第一例就必須圍繞“百感交集”展開想象,何謂“百感”?興奮、愉悅、苦澀、痛苦等等都有才是百感。寫作時就不能只寫一種感受。再者,這類題目最講究個性,講究語言。在寫作是要把自己平時的閱讀儲備發(fā)掘出來,寫出文采,寫出個性,寫出獨特。上面第二例中明確指出“能恰當引用古詩文、語言優(yōu)美者可另加1-2分”,其目的就是要考生盡其所能,考出水平。)
四、【復習指導】
針對中考考點,復習時應(yīng)主要掌握以下幾點:
第一、了解記敘文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有些記敘
文還要注意對環(huán)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個要素的作用,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nèi)
容。
整體感知文章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伲斫馕恼碌目傮w思路,弄清結(jié)構(gòu)層次;
?、冢斫馕恼赂鞫沃g的關(guān)系、順序,進一步整體把握文章;
③.概括各段、各層的大意,明確詳寫、略寫與中心的關(guān)系,歸納中心意思。;
?、埽惺茏髡咚磉_的思想感情。
第二、分析掌握貫穿全文的線索。記敘文的線索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以時間的推移和地點的轉(zhuǎn)換為線索,以人物為線索,以事件為線索,以行蹤為線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為線索,等等。分析線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結(jié)構(gòu)。
第三、弄清文章的記敘順序。常見記敘順序有三類:一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情節(jié),包括順敘、倒敘、插敘等;二是按空間順序安排內(nèi)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門別類敘述內(nèi)容。分析記敘的順序,可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條理、層次,體會不同的敘述方式對表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分析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歸納中心思想。
分析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以寫事為主的文章:①.按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先后時間分析;②.按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地點轉(zhuǎn)換分析;③.按事情發(fā)展的階段分析。
以寫人為主的文章:①.按人物成長的階段分析;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點分析;③.按表現(xiàn)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條件分析;④.按人物感情的變化分析。
以寫景狀物為主的文章:①.按人物觀察景物的觀察點的變化,即空間變化分析;②.按不同時間的不同景致的變化,即時間變化分析。
歸納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一般有:①.分析文章標題:有的文章標題可揭示文章的中心;②.分析文章的結(jié)尾:有的記敘文卒章顯志,用簡短的議論、抒情揭示文章中心;③.分析文章中議論抒情的句子,這些句子往往與中心密切相關(guān);④.結(jié)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礎(chǔ)上歸納中心;⑤.有些文章比較復雜,必須從多方面人手,綜合分析,才能全面準確地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文章,歸納主題,屬于分析、概括、綜合的表述能力的考查。切忌脫離文章,架空分析,一定讓分析在文章中有依據(jù)。第五、了解記敘的人稱。包括: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記敘文常見的人稱是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少數(shù)如書信、為了表達的特殊需要等情況下才使用第二人稱。
第六、掌握記敘的中心和記敘的詳略。與文章中心關(guān)系密切的內(nèi)容是要詳寫的,相反,與文章中心有關(guān)系但關(guān)系不密切的是要略寫的。
第七、分析描寫的作用。描寫可分為人物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人物描寫的主要方法有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細節(jié)描寫,還有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環(huán)境描寫的主要方法有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描寫。閱讀記敘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種描寫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對不同主題的表達作用。特別要注意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對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的作用,進而分析把
握文章的寫作特色。
第八、注意分析記敘文中的議論和抒情文字。議論和抒情均有直接與間接之分,它們都是記敘文中的關(guān)鍵部分,分析它們的作用對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九、注意分析生動、有力的詞語,品味記敘文的語言,特別要注意分析各種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第十、注意找出重點段落、關(guān)鍵語句、中心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語句的深層合義,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合義。
這部分內(nèi)容包括文章中近義詞、關(guān)聯(lián)詞的選用;聯(lián)系語境揣摩詞語或句子的特定含義;理解詞語或句子的淺表意思和深層含義;體會詞語或句子的表達效果與表達作用,各種修辭在文中的運用與作用等。
十一、區(qū)別認識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達作用。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以記敘文為主.兼用描寫、議論、抒情。記敘文的表現(xiàn)手法是多方面的:①.記敘文的記敘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②.記敘文中的描寫可分兩大類:一是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tài)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是環(huán)境描寫,包括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描寫有正面也有側(cè)面描寫,描寫有的結(jié)合各種修辭手法作生動、形象的描寫以突出強調(diào)描寫的對象,有的則是運用白描,使文字樸實、簡練、干脆。③.記敘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間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chǔ)上直接抒發(fā)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敘述描寫的字里行間自然滲透作者的感情。閱讀時要注意接受感染和美的熏陶。④.記敘文中恰當?shù)拇┎遄h論往往使文章錦上添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就是段與段之間用上一兩句議論,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妙用。⑤.記敘文中的語言特色,因文而異、因人而異,或樸實或生動;或豪放或婉約;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閱讀時要細加體會。
十二、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的作用
初中階段的課文以記敘文為主,而記敘文又離不開描寫,學生對描寫這種表達手法不能夠很好的理解,常常把描寫的內(nèi)容與作用相混淆。
景物描寫主要是為了顯示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使讀者身臨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
?。ㄒ唬⒔淮适掳l(fā)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
如《孔已己》中開頭對魯鎮(zhèn)酒店的格局的描寫“魯鎮(zhèn)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柜里面預(yù)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餞,買一碗酒。”交代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具體的人文特點。
(二)、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去哲爾賽島旅行的途中,“像平靜的大理石桌面的海面”烘托了菲利普一家人的愉悅心情,而歸途中“陰影般的哲爾賽島”則烘托了一家人失望、沮喪的心情。
?。ㄈ?、展示人物性格
如《驛路梨花》中對小茅屋的描寫:①“白木門板上用黑炭寫兩個字:?請進?”②“火塘里的灰是冷的,顯然好多天沒人住過了。一張簡陋的磊竹床鋪著厚厚的稻草。倚在墻邊的大竹筒里裝滿了水?!雹邸皦ι蠈懼鴰仔写执蟮淖郑?屋后邊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鹽巴,有辣子。?”這都反映出主人的熱情、好客、細心的性格。
教學記敘文10
(為了聽到來自班級的真實的聲音,華老師常常讓學生通過寫信的方式給老師提意見,這是學生給華老師的一封信。)
華老師,您好:
在批評和建議您之前,我先要對您說的是:這封信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才行哦!
現(xiàn)在我要批評您了,請您做好思想準備。開學的第一天,您對我們說過,您不拖課,可您沒做到,已有三次。第二,你好像到了更年期,講課有些啰唆,有時前后顛倒(注:有時華老師講課故意在前邊留一些問題,后面再做處理)。第三,在建議之前,我要說一下,這一條建議我恐怕您一下子接受不了,所以我放在最后。提提神哪!就是希望您少吃一點午飯。為什么我要希望您少吃午飯呢?因為您的肌肉太發(fā)達了,每當我有精彩表現(xiàn),您的手總是要在我頭上一拍,那個動作看起來挺輕松,可是真挺痛的,回到座位上要揉半天才行。
好了,信就寫到這里了,星期一見。
學生:XX20xx年9月27日原來,華老師上課有一個習慣動作,學生回答問題精彩之處,華老師會情不自禁朝他頭上拍一下??戳诉@封信,華老師走進教室對學生說:“不贊成華老師拍頭的舉手。”嘩——一片小手舉起來,原來那個挺“陽剛”的獎賞方式,學生接受不了,在了解到不少學生都有同感時,華老師當眾宣布今后不再用這種方式。
教學記敘文11
有人走在沙灘上,恣意地盡享受碧海藍天的美景,憶起逐夢的過往;有人站在一片無垠的森林中,一片蓊蓊郁郁映入眼簾,想起青春已在這耽溺的當下流逝;有人唱著曲不成調(diào)的歌,一段段回憶在腦海中重現(xiàn),在歌聲中以淚鋪陳那閃亮的日子;而我則在一次的失敗當中,用“痛”的代價,體會到認錯的智慧。
記得那一次月考,經(jīng)過考前的懸梁刺股,我信心滿滿的作答,考題出乎意料的簡單,我簡直不必思考便能洋洋灑灑的作答,彷佛“下筆有如神助”,不過三、兩下子就答完題了!考卷寫完后,我不時悠閑的欣賞窗外綠草如茵的清新,想象藍天白云的愜意,也得意的看著其它同學們一副痛苦掙扎的模樣,我的心里不禁發(fā)出了竊笑,嘲笑著同學們的駑鈍。當他們還在奮勇的作戰(zhàn)時,我早已鳴金收兵,準備迎接垂手可得的勝利。
成績公布的時刻到了,我滿心期待,沒想到在拿到考卷時,驚見成績的我,我不安靜、我不安定、我不認輸,卻企圖執(zhí)著……我的自信心瞬間崩潰,所有的洋洋得意霎時跌落谷底。滿江紅的分數(shù)讓我慘遭滑鐵盧,我不能相信眼前的事實,終于流下了不爭氣的男兒淚。
黃昏日暮,殘陽依依,天色吐著腥紅與慘灰,我拖著失神的影子回家,獨自一人坐在床上,秋天的夜里,空氣竟透著一絲冰涼,仔細的思索自己落敗的原因,除了不斷的責怪自己為什么沒看清楚題目就草率的下筆,更責怪自己因趾高氣昂而失去了致勝的關(guān)鍵,氣自己為什么總是如此莽撞?恨自己為何不三思而后行?更怨自己為什么不能反復檢查?不愿反復驗算?我在想,我在問,我在反省,也在向驕傲的內(nèi)在自我認錯,我在日記里寫下今日“痛”的教訓,希望我永遠記得那令我難忘的一刻,然后擦干淚水,順著風向,調(diào)整自己,昂揚再起,御風而上。
想想自己,面對人生的試煉,不都是如此的輕狂嗎?第二名的生活哲學,是我自認生活中最高尚的情操!殊不知,這第二名哲學是需要第一名的謙恭,需要第一名的執(zhí)著,更需要第一名的智慧。而非我這種只想蝸居在自得意滿間的俗人所能領(lǐng)略的智慧。這次的挫折,除了認錯之外,讓我有了更新一層的領(lǐng)悟,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彎腰是最好的姿勢。
一次失敗的教訓,一次痛徹心扉的苦楚,一次認錯的經(jīng)驗。讓我重新、從心面對自己,麥帥為子祈禱文中曾說︰請賜給他謙遜,使他可以永遠記住真實偉大的樸實無華,真實智慧的虛懷若谷,和真實力量的溫和蘊藉。我終能在這次認錯的經(jīng)驗中體會其個中滋味。
教學記敘文12
本次教學的內(nèi)容用了兩節(jié)課的時間,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在記敘文的寫作中尋找亮點,也就是顯現(xiàn)真實、生動、典型和富有個性的特點,找生活中的“動情物”,抓情感的“觸發(fā)點”,教學過程突出了講練結(jié)合。作文教學的復習備考中,想找一個學生可操作的方法,顯得有弄巧成拙之感,但是又毫無辦法使學生在記敘文的寫作中有真正的突破。因為文章的寫作說實話不是老師教出來的,它需要長期的生活積累與對生活的感悟。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作文就是用筆來說話。作文要說真話,說實在的話,說自己的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边@種實話實說,用樸實本分的情感,使讀者流下激動、辛酸淚水的寫法,就是生活寫真法。從學生的練習情況來看,效果還不錯,因為在初四的記敘文寫作中有過系列的訓練,這次課主要是強調(diào)學生對記敘文寫作的重視。作文教學不能“急功近利”,應(yīng)該一步一個腳印的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記錄生活,體味生活,這樣才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才能做到像《考試大綱》要求的那樣:“材料豐富,形象豐滿,意境深遠”,“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gòu)思新巧……有個性特征?!?/p>
教學記敘文13
從事美術(shù)教學這一年,可以說是經(jīng)歷過太多的學生,在眾多的學生當中,有一名學生我至今仍然還記得,正是因為他,使我知道了如何正確的去對待每一個學生。
那是我教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我正在講臺前講課,下面突然傳來一陣嘈雜聲,我循著聲音望去,原來是一名男同學在講笑話,旁邊圍著幾名學生在小聲的說笑著?!坝质撬?,我當時很生氣,他在班級里,也是在全學年里是以調(diào)皮搗蛋出名的,經(jīng)常違反課堂紀律。我快步走過去,把他從座位上拽了起來,大聲的訓斥了他幾句。誰知他竟然一甩胳膊又坐了下去,其他同學都笑了起來,我非常氣憤,一把抓住他,將他推到了班級外面,然后關(guān)上門繼續(xù)上課了。從那以后,我每次給他班上課的時候,我都能感覺到他都一一雙充滿敵意的眼睛看著我,而且從此再上我的課時不是看漫畫書就是趴著睡覺,我也沒有理會他,心里想“反正他也是各科的“全差生”,將來也不會有什么出息,只要不擾亂課堂紀律就行”。
事情過去了一段時間,有一次上課時學生們在畫畫,我在他們中間來回的巡視指導著,當走到這名學生桌邊的時候,正巧他桌子上的文具盒掉在了地上,我當時也沒有多想,彎腰把文具盒撿了起來,放到了他的桌子上,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我當時認為無足輕重的舉動竟改變了我和他。
又一次上課的時候,學生們都在畫畫,而他也趴在桌子上不知在做些什么,而且出奇的安靜,“他在干什么呢?”出于好奇,我慢慢地走了過去,原來他正在圖畫本上畫畫,這可是我沒想到的,他是那么認真、專心地在完成著這副畫,而且畫得非常好。我當時很高興,于是在進行作業(yè)展評的時候,我第一個把他的作業(yè)拿到前面進行了展覽,同學們也都報以贊許的目光。當我把圖畫本遞給他的時候,他雖然沒有說什么,但我能感覺到他的內(nèi)心也是有著一絲激動和喜悅。
從此以后,每次我在他班上課,他都表現(xiàn)得非常好,畫出來的作品也越來越令我滿意,我也總是有意識地對他進行一些指導和幫助,并且鼓勵他參加一些繪畫活動的比賽,而每次他都能在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
通過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使我深受啟發(fā),我們教師不能只做課堂的權(quán)威者和發(fā)號施令的人,應(yīng)該從不同的角度去走近學生、關(guān)心學生,做他們的領(lǐng)路人和朋友,多給孩子一點成功的鼓勵,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是給他們一個機會,也是盡我們教師的一份責任。
教學記敘文14
首先應(yīng)該有一些規(guī)律可循,應(yīng)該先把文章大體讀懂。第二步把題目讀懂,很多同學是文章沒讀懂,題目也沒讀懂就去做題,肯定做出的題離所規(guī)定的答案相去甚遠。讀懂文章,讀懂題目,很多同學是錯在這兩個地方。題目讀懂以后,接下來是找準答題區(qū)間,這個題設(shè)在文章的第幾段,第幾行。答題區(qū)間找準以后就是順序答題的原則,命題者出題的時候不會頭上一句,腳上一句,肯定是按照文章的思路一步一步往上走,爭取看一遍就了解作者的思路。首先要明確整體和局部的關(guān)系,對文章的整體有個把握。其次要要學會透視題干的重點和考點。拿到題目后不要先急于答題,要先分析、理解。
第一要讀懂文章。成一邊讀一邊劃的習慣,把關(guān)鍵句、重點詞劃下來。第二要審清楚題。詞句的理解一定要根據(jù)------上下文。詞句一定和主旨聯(lián)系起來。第三做題的時候盡量-----(用原來的文章)。答題的時候一定要規(guī)范,使用文章的原句。明白兩個問題,一個是文章的核心話題,一個是這篇文章的邏輯結(jié)構(gòu),分析它是從哪幾個層面,圍繞中心話題展開的。
如果第一個題出在第一段,第二題就在第二段。找準區(qū)間以后按照順序答題的原則往下走。最后在最近區(qū)間找答案。題設(shè)在哪兒?答案就應(yīng)該在-------所設(shè)題點最近區(qū)間。最后以文解文,也就是答案---------就在文章中。很多同學就找不到,一是文章沒看懂,二是題目沒看懂,三是區(qū)間沒找準,結(jié)果一給答案原來這么簡單,讀懂文章、讀懂題目,找準區(qū)間、順序答案,按照最后區(qū)間的原則把答案找到,然后根據(jù)要求或者整合或者提煉,最后以文解文,用文中的信息解答提出的問題,實際上這就是一個規(guī)律。按照這個規(guī)律記敘文閱讀的難度就會有所降低。
??荚図樌?。
教學記敘文15
記敘文的寫作應(yīng)該注重“以情感人”。但在教學中,我們往往發(fā)現(xiàn)學生寫人記事類的作文干癟枯燥,甚至千人一面,缺乏真情實感。這種情感的貧乏,使學生作品既無文采,又不能打動讀者的心。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怎樣才能更好地實施記敘文教學,讓學生寫出“獨抒性靈”的好作品,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踐談?wù)勛约旱乃伎肌?/p>
一、記敘文寫作要體現(xiàn)“生本”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部分也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就是“生本”理念的基本內(nèi)核,這一理念也是作文教學應(yīng)該遵守的準繩。眾所周知,作文是最富個性化的思維活動與情感表達,這一本質(zhì)屬性決定了作文的主體應(yīng)是學生自己,作文教學必須“以學生自我”為中心,將學生推到學習的主體性位置上,才能夠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二、走生活化的道路,尋找記敘文寫作的“源頭活水”
那么,怎樣才能在記敘文教學中落實好“生本”理念呢?筆者認為:走生活化作文之路,是尋找記敘文寫作“源頭活水”的必由之路。
由于缺少生活經(jīng)驗,學生作文時無話可說,即使有一點生活的感悟,也不能準確恰當?shù)乇磉_出來,這是當前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常見問題。要使文章言之有物,必須有一個尋“源”取“材”的過程,這個“材”和“源”應(yīng)來自于生活。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边@就是說,生活即寫作的源頭活水。學生作文必須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jié)合,只要有豐富的生活積累,就會有話可寫,有情可發(fā)。
三、重情理事的思辨,拒絕記敘文寫作的平庸膚淺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記敘文寫作要有自己對生活的見解和思辨,有自己對生活的情感體味,有自己對生活的審美情趣,才能走出平庸和膚淺。正如有人說:“作文就是要滿足學生生命個體的生存、生活、精神、交往、審美等各種不同的需要,是學生每一階段的情緒生活的不同反映和對生活的個性體驗?!弊魑慕虒W要善于引導學生用自己獨特的眼光審視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真諦,使文章承載深邃的思想,不至于停留在對生活表象的描述,顯得蒼白與膚淺。
還是在這次以“家鄉(xiāng)景,家鄉(xiāng)人”為主題的作文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在寫家鄉(xiāng)人的時候,能抓住人物共同的特點,大處著筆,重點勾勒,最好能對人物做深刻的思考,寫出家鄉(xiāng)人特有的精神風貌。有同學以《我眼中的家鄉(xiāng)農(nóng)民》為題,寫出了眼里這樣的家鄉(xiāng)人:
“……家鄉(xiāng)農(nóng)民不知何是情人節(jié),何是圣誕節(jié),他們只曉得一年就只有這樣一個令人最高興的節(jié)日,他們得好好備備,即使吃不了那么多喝不了那么多,但年三十兒他們?nèi)疾患s而同地備好了,一家比一家備得齊全。然后整個正月男女老少都圍在向陽的墻根里扎堆兒,老少爺們兒拿著“牛九”玩得不亦樂乎,有時興起,便當著眾人吼一段秦腔,粗獷的聲音沖出荒蕪的戈壁灘,回蕩在大地上。女人則拿著針線活兒嘮家常,說誰誰誰的針線活兒做得真好,誰家的收成不錯……雞毛蒜皮的事兒嘮得樂此不疲。”
家鄉(xiāng)農(nóng)民毫無顧忌地快樂著,他們知道,這才是真正屬于他們的日子,而非外人眼中的簡單,窮,他們用一個正月養(yǎng)精蓄銳,等待來年重新煥發(fā)光彩。”
正是由于生活的觀察多了,情、理、事的思辨多了,學生情感的體驗才變得豐富而深刻,這樣的文章,才值得一看,才耐看。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蔽恼挛ㄓ酗柡鎿礉庥糁?,才能引起讀者心靈的共鳴。所以,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心感受、體悟生活,發(fā)掘出生活中蘊蓄的情感特質(zhì),從而寫出內(nèi)涵豐富、深刻雋永的佳作。
四、依靠生活的積累,抒寫“獨抒性靈”的記敘文
首先,要鼓勵學生觀察并抒寫生活。作文之“源頭”,是一種積累,它來自于生活。正如有人說:“作文的動機源于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是生活的情趣打動了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的內(nèi)心在律動的同時,忍不住產(chǎn)生一種‘我要表達’的沖動?!苯虒W中必須引導學生從觀察、體驗生活入手,鼓勵他們寫出自己的喜怒哀樂,寫出自己的情趣。
其次,要養(yǎng)成學生勤于練筆的習慣。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樣的景,層出不窮的事,只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生活,積累生活的素材,作文時就會言之有物,得心應(yīng)手,妙筆生花。正如茅盾所說:“應(yīng)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支鉛筆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隨時記下來……”養(yǎng)成勤于練筆的習慣,學生就會筆頭熟練,素材豐富,寫起作文來自然就會有米下鍋,減輕寫作的難度。
再次,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表達。作文要有生活可寫,更要寫出自己,這才是“生本”理念下的作文作品。每個人的生活感受和心靈空間都是極具個性化的,由于每個學生的經(jīng)歷不同,對事物的感悟體驗也就不同。即使學生經(jīng)歷相同的事情,因為他們的情感、閱歷、個性等的差異,體驗也會有所不同。教學中只要學生做到了“我手寫我心”,就應(yīng)該給予肯定。表達也是一樣,老師不應(yīng)對學生充滿個性的語言予以棒殺,更不要對學生的作文形式過多地予以限制,要尊重并激活他們的語言,鼓勵他們寫出有個性的作文來,這也應(yīng)該是我們作文教學起碼的要求。